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创新创业方针政策,深化校地企三方合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11月27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在合肥智慧产业园揭牌成立。
校党委书记王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钒,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达武,科技处吴德玲,药学院桂双英,创新创业学院吴臣军,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斌,科技局局长王心诚、副局长曹雪梅,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房逸靖;入驻合作企业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兰,中科院合肥创新院平台建设部部长余伟,安徽安艾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安徽门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启山,学生归真文化项目投资人钟玉山,在校学生创业企业负责人魏文清、李洪涛、冯辉、王智等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吴臣军主持。
校党委书记王琦、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斌、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房逸靖、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兰共同为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揭牌。

王琦、徐斌、房逸靖、游兰共同为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揭牌
王琦书记在走访入驻企业时强调:学校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要抓住机遇、规范管理、科学运营、加强团队建设、形成产业集聚;要走市场化路线,培养“造血功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宣传、整合资源,加强与国家级科研单位、上市企业、杰出校友企业合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校地企三方合力共赢。


与会领导走访入驻企业
合肥市新站区管委会徐斌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入驻新站区,将进一步促进新站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强化和加快校地企合作和一流科技平台建设,特别是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等领域,全面推动科研成果的落户转化。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是新站区首个医药类转化平台,希望依托这个转化平台引进和孵化更多的中医药企业。同时,以本次揭牌为契机,为新站区引入更多高效的优质创新资源,推动更多专家学者的创新成果落地,也希望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能够打造成新站区校地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标杆。
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房逸靖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合肥市新型八大主导产业,也是工业科技重点引进和扶持的重要领域。安徽中医药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本科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诸多方面走在全省高校的前列。今天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落户合肥智慧产业园,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举措,是落实省中医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际行动,也是工业科技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支持的具体办法,将推动产学研合作,将合肥智慧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系统运营中小企业培育孵化的重要载体。
安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许钒在致辞中指出学校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的建成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教师创新创业,加强与校友企业及中医药企业创新创业合作,助力学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及发展,探索学校科学高效使用科研场地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新模式。学校将以揭牌为契机,加强“校地企”三方合作,全力打造新站区中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添合力,为新站区经济转型添活力,为新站区建设添动力。
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书炼致辞: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的成立,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的结合搭建了平台,也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发展创造的舞台。同路药业将借助此平台在产品端、临床应用端、原材市场端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展广泛的合作,力争早日取得成果,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归真文化项目投资人钟玉山致辞: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化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力的抓手。归真文化项目将深化结合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统筹优势资源,协同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规划,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项目结果,孵化出一家真正市场化的大学生师生联合创业的独立企业。
会上许钒与徐斌、房逸靖分别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和租赁合同协议,中共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支部委员会书记王心诚、中共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三支部委员会书记王涛、中安徽中医药大学机关党委新安创新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吴臣军三方签署支部共建协议。

许钒与徐斌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许钒与房逸靖签署租赁合同协议

王心诚、王涛、吴臣军签署三方党建共建协议
本次校地企三方通力合作,建成安徽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为三方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地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将助力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高运芳/文 宣传部/图 吴臣军/审核)